根据近10年来的统计数据,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,历年增长率普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,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地位非常稳固。但是,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来拉动发展,工业化、信息化水平较低,生产方式粗放,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得建筑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出现瓶颈。
作为传统制造行业,建筑业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。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,新的增长不能再以投资来驱动,而要以创新来驱动。尤其是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,建筑业需要紧跟变革发展趋势,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升级发展。
2020年7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为动力,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,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,形成涵盖科研、设计、生产加工、施工装配、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,提升工程质量安全、效益和品质,有效拉动内需,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。可以看到,该政策的出台正是基于建筑业目前面临的发展问题,未雨绸缪,主动推进技术创新,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。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目前,国家层面已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指导意见,但整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,在技术、市场、运营、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,不过这是所有新技术发展都会经历的特定阶段,建筑业的未来一定是工业化。建筑工业化升级的主要技术途径有: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、规模化、信息化生产体系,打造建筑产业平台,推广应用钢结构构件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;加大BIM(建筑信息模型)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5G(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)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;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,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,包括各类自动化智能施工装备的研发。
提升数字化水平。我国目前正处于从“建造大国”向“建造强国”发展的关键阶段,建筑业精益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工业化融合发展,形成涵盖研发、设计、生产加工、施工装配、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建设产业体系,驱动“中国建造”走向“中国智造”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势,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智慧建造作为信息技术、数字技术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的产物,对“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,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达到精益建造,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,实现高质量发展”都具有重要意义。其主要技术途径有:加快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,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、系统集成技术、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,在装配式建筑工厂打造“机器代人”应用场景,推动建立智能建造基地;在钢筋制作安装、模板安拆、混凝土浇筑、钢构件安装、隔墙板安装、地砖铺贴、面层喷涂等现场施工环节,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。
培育智能建造优势企业。智能建造涉及土木工程、自动化工程、电子信息工程、工程管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,人才缺口大,也缺乏具有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优势企业,亟须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,引领并带动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。根据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发展现状,比较有效的途径是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、相关领先企业深度参与的开放型产业体系。各地要将现有各类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向智能建造领域倾斜,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、基础软硬件开发、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、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。
建筑业是传统行业,亦是开启市场化进程比较早的行业,在当前国民经济整体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期,机遇与挑战并存,建筑业企业必须锐意改革,不断创新,秉持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”理念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,随时代一起发展进步。
作者:刘彦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、研究员
返回列表 上一篇: 建筑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
下一篇: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稳定增长